聽說今年(2007)是六十年一輪的金豬年,所以,原本爆低的生育率突然間開始成長,有錢沒錢,都想生個金豬寶寶好過下半輩子。 我也有那麼一點點心動,只不過目前為止仍處於尚未開出頭彩的摃龜的狀態中。
今年春節放了九天假,我卻沒有放鬆的感覺,小年夜那天我加班到除夕當天的凌晨六點,休息了三個鐘頭,一家三口又忙著大包小包回嘉義過年,腦袋一片空白的我在南台灣炙熱的太陽中度過了恍神的三天,之後公公跟著我們北上,於是又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北台灣塞車出遊記,不變的是空蕩蕩的腦袋。
今年過年,我也很裝死,冰箱裡沒有準備任何可以煮食的菜肉,一方面是年前忙翻到沒時間準備,二方面也真的有些意興闌跚,唯一可以拿出來說嘴的也只有過年前一個禮拜做的蘿蔔糕,可也老早就吃進肚子裡了,渣也不剩,於是我們成了名符其實的年節老外族,餐餐讓餐館的老闆伺候著,就當是給自己煮了大半年飯的小小慰勞吧。
金豬年的九天年假,我們有一半時間做著宗教巡禮。
初一是新年團拜。我們這些不虔誠的基督徒第二代只有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會跟著公公到教會做禮拜,每年老公也一定會被蔡牧師點名上台說兩句話,他的理由很簡單,每年只出現一次的人又從新竹回鄉,理當分享見證一年來的風塵。
初三我們一行人趕到了宜蘭三清宮看看三清道祖的面容,感受一下鼎盛的道教香火。這行程還是公公要求的,身為虔誠基督徒的他卻對佛道教有種莫名的好奇與好感,連神佛生日他也一清二楚,最近一兩年更力行除了早齋外的初一十五吃素,你問他是不是信仰改變了,他仍然斬釘截鐵的告訴你他是基督徒。
初四那天,我們的場景轉到了新竹縣的五指山,這次來看了玉皇大帝、盤谷還有七仙女。老媽指著其中一尊仙女說,告訴你們,有位師父說我是三仙女,這一世要來修忍的法門,沒修完就得繼續輪迴,修完了我就得道了,除了公公非常捧場的讚揚老媽一番外,其他三人兩人裝睡,一人專心開車,不知該做如何回答。
初五,吃完了基隆海鮮後,三輛車又浩浩蕩蕩地塞進法鼓山。我在據說相當靈驗的祈願觀音面前許了個希望今年多賺些錢,身體健康的八股願望,也在心中默念了一個數字找到一張籤紙,籤文如下:
人生要在安定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好像,真有點靈準的禪意,只是駑鈍如我還是參不透到底我的希望會不會成真?再加上我漏了最後還願的步驟,不知,菩薩會不會就不保佑我了呢?
宗教巡禮幾場下來,香油錢跟奉獻當然是少不了的,也算是在金豬開春除了包紅包給父母小孩外,也給神明教會的小小心意吧!雖然,今年過年我很悲情的領不到年終獎金,被一群人罵我笨,選在過年前離職,落得舊的沒進,新的也沒份,只能窮呼呼的抱著微薄薪水過年,只是,我還是順利的把這個年給過完了,也算是另一份幸運吧。
叨叨絮絮地唸了一堆,其實還是想跟各位好朋友們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啦!
2/26/2007
2/11/2007
角色扮演
糖糖最近愛上了角色扮演,每天的劇碼都是她是媽媽,我是爸爸,巧虎成了我們兩個的女兒。
從何時開始糖糖愛上這個遊戲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唐小姐她玩得入戲,而整個遊戲的高峰從她阿姨前天送她一小箱像超市的小推車裡面還裝滿各種塑膠蔬菜玩具開始達到極致。糖糖扮演媽媽可一點也不生疏,煮三餐、買菜、幫她的虎女兒洗澡、刷牙、餵餐、喝奶、把屎把尿,還不忘叫扮演爸爸的我記得買米回家因為家裡沒米了,活脫脫把我這個正牌媽的日常習性全部演在她的戲裡。那我這個演爸爸的角色當然也毫不客氣的一直假裝我在打電腦 (雖然我是真的在趕工作),唐小姐也煞有其事的跟我抱怨,你不要一直打電腦啦,去拖地啦!
上床睡覺前,糖糖對我說,「我不要當媽媽了,明天換你當媽媽,我當爸爸。」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當媽媽好累喔,都不能休息。」我說,「那你現在知道為什麼當你不聽話或一直纏著媽媽一定要陪你做每一件事時,媽媽會生氣,也會累到想睡覺的原因吧。」糖糖想了想,緊摟住我的脖子說,「謝謝媽媽,我最喜歡妳了。」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真的是一點也沒錯。從糖糖的遊戲身上,我看到了糖糖對兩性認知的差異,對家庭中父母的地位與功能的定義與責任,以及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我們雖然不是完美的父母,有時候也會情緒失控,但我還是慶幸,到目前為止,我們把糖糖教成了有責任感也懂得感恩的小孩。
你問我,那正牌爸爸在這齣戲裡扮演的是哪種角色?除了偶一為之演耍賴愛哭的小孩之外,大部分的時候他是老闆,負責修理各種東西兼賣菜賣水果的老闆,是幫助糖糖小媽媽解決各種難題的智慧老人,任務可是神聖的很喔!
從何時開始糖糖愛上這個遊戲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唐小姐她玩得入戲,而整個遊戲的高峰從她阿姨前天送她一小箱像超市的小推車裡面還裝滿各種塑膠蔬菜玩具開始達到極致。糖糖扮演媽媽可一點也不生疏,煮三餐、買菜、幫她的虎女兒洗澡、刷牙、餵餐、喝奶、把屎把尿,還不忘叫扮演爸爸的我記得買米回家因為家裡沒米了,活脫脫把我這個正牌媽的日常習性全部演在她的戲裡。那我這個演爸爸的角色當然也毫不客氣的一直假裝我在打電腦 (雖然我是真的在趕工作),唐小姐也煞有其事的跟我抱怨,你不要一直打電腦啦,去拖地啦!
上床睡覺前,糖糖對我說,「我不要當媽媽了,明天換你當媽媽,我當爸爸。」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當媽媽好累喔,都不能休息。」我說,「那你現在知道為什麼當你不聽話或一直纏著媽媽一定要陪你做每一件事時,媽媽會生氣,也會累到想睡覺的原因吧。」糖糖想了想,緊摟住我的脖子說,「謝謝媽媽,我最喜歡妳了。」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真的是一點也沒錯。從糖糖的遊戲身上,我看到了糖糖對兩性認知的差異,對家庭中父母的地位與功能的定義與責任,以及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我們雖然不是完美的父母,有時候也會情緒失控,但我還是慶幸,到目前為止,我們把糖糖教成了有責任感也懂得感恩的小孩。
你問我,那正牌爸爸在這齣戲裡扮演的是哪種角色?除了偶一為之演耍賴愛哭的小孩之外,大部分的時候他是老闆,負責修理各種東西兼賣菜賣水果的老闆,是幫助糖糖小媽媽解決各種難題的智慧老人,任務可是神聖的很喔!
2/10/2007
幸福與惜福

如果今天你還有三餐可以享用,有衣服可以蔽體,有錢也有閒可以出國遊玩血拼開好車,那麼你絕對是幸福的,這是我看完雨啊,請你到非洲 (by金惠子)後的感觸。
前一陣子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所演的血鑽石(Blood Diamond)電影,劇中所探討的炫目鑽石背後的血淚與戰爭,讓許多鑽石大廠的業績不僅往下掉,也讓消費者得以窺探在滿足奢侈消費的背後是怎樣的辛酸,鑽石,頓時成了繼皮草之後,另一個被大力撻伐的奢侈品。無獨有偶的,在金惠子女士的這本書中,對於獅子山慘無人道的童工虐殺童工及因鑽石礦源所引發的長年內戰所帶來的民不聊生也有詳細的描述,黑色大陸的非洲,儼然就像是個被上帝遺忘的地獄。
書中有段讓人很怵目驚心的數字。全球六十億人口中有十二一人一天生活費不到一美元,大部分是旱災、戰爭、貧窮的犧牲者。其中有一億五千萬名孩童只能在街頭睡覺、吃飯、工作、遊戲與夢想。地球上每四秒就有一個小孩因戰爭和肌餓死去;每天有三萬五千名兒童不是餓死就是成了戰場上的炮灰;還有兩億零五千名兒童是辛苦的童工。
這樣的數字讓人震撼,也讓我汗顏。當我為了少賺一萬元在悔恨抱怨時,有一群孩子則只要擁有三、四元台幣就可以飽餐一頓,但這樣的期盼卻比登天還難。
其實,我們真的是幸福的。我們的兒女也是幸福的。
我們應該感恩身在台灣的我們還能三餐溫飽,遑論那三步一攤香雞排,五步一家珍奶綠茶隨時伺候著我們的胃,在充斥的政治口水戰與全官眾黨皆可貪的污點背後起碼沒有造成流血戰爭,在年年赤字的全民健保制度下人人都有就醫的福利,愈改愈笨的九年一貫教育再怎麼沒有競爭力還是讓我們的子女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即使相較於人均所得只有1400美元但國家快樂指數卻排名全球第八名的不丹,台灣人民是不快樂的,但相較於其他許多暗無天日的黑色大弟子民,我們真的是萬分幸福的。
人生的義務無他,
只在於幸福而已。
人就是為了追求幸福,
才來到這個世界。
這是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 (Herman Hesse)寫過的詩。但我卻認為珍惜感恩所擁有的幸福,才是更積極正面的態度,甚而將所擁有的幸福,分享傳播捨與給更多的人,人生或許會更圓滿。
追風箏的孩子

一段以阿富汗為背景之戲劇化的友誼,從親密朋友演變成同父異母的兄弟,書中所探討的不僅是不同種族階級間的仇恨,還有存在於友誼與親情間的信任與背叛兩造關係的拉扯。 當我看到身為哈札拉人的僕人哈山被其他以優異種族自居的普什圖男孩性侵害的,幾十年過去後,同樣的境遇也發生在哈山的兒子身上,諷刺的是先後侵害虐待這兩父子的竟都是同一個人,我覺得十分的悲痛,這也不禁讓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是如何以淨化種族為名屠殺猶太人,更遑論到目前為止有多少名為聖戰,實為激烈民族主義作祟的種族消滅戰爭,如今仍在不斷上演中,我某種程度上相信,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瀕臨滅絕,絕大部分絕對與種族歧視所引發的戰爭仇恨脫離不了干係。
中東對我而言,就如同當地女人的黑面紗般,是個神秘又充滿衝突的地方,從充滿金銀財寶的奇幻天方夜譚,到倚天屠龍記中的美麗波斯公主小昭,在我腦海裡浮現的中東是聖經中所描述充滿奶與蜜的優勝美地,還有英文老歌中的香料市集。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所無法理解的是,一個集最古老的古文明與三大主流宗教的發源地(甚至有可能是人類演化的起始地)於一身的中東,卻是最無法包容異己與充斥動亂的火藥庫,而故事背景的阿富汗在我的記憶中也一直是個在列強環伺的侵略下體無完膚的窮國家,看完這本書我才了解原來阿富汗也曾經富裕美麗過,只是在少數人的慾望與霸權下,大部分的人民與整個國土就這樣被美其名為資源重新分配實為滿足一己之私的戰爭所犧牲了。
如今的台灣,類似的情節似乎也在上演中。
中國與台灣不能畫上等號,本土與外來要分清楚,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即便大部分的臺灣人民其實一點也不在乎中華跟台灣的不同,只要有錢賺得溫飽啥都好,但貪婪的政客與嗜血的媒體卻仍一步步把我們帶進對立的牢籠,即使想置身事外似乎都不可能。
何時,我們也才能一手掌握屬於自己軀體與心靈自由的風箏,而不是像斷了線的風箏般,無根也無影,即便追到了風箏,可能也只剩下殘破的骨幹,但靈魂與骨肉卻早已消逝在風中。
2/07/2007
大潤發廣告傳單
我發現,大潤發的廣告傳單真是個教育利器。
今晚,我終於下定決心好好整理多日來堆滿傳單與紙張的桌面,把要資源回收與封存的資料放一邊,此時,糖糖突然從桌緣冒出一顆頭來說,媽媽,這個是3898耶。
我吃了一驚。因為她是唸著三千八百九十八。
接下來,我很好奇地指著其他商品單價,一個個問糖糖這是多少,基本上十位數的有九成命中率,百位數的大概只有六成,千位數的也有九成。
之後糖糖指著一堆不同價錢的蘋果說,這些蘋果怎麼都長的不一樣啊?於是她又跑回房間拿了一本跟水果有關的書,開始纏著我說故事。
原來,大潤發廣告傳單的功用還真是不少,除了可以折垃圾盒,也可以拿來學文字、數字跟貨幣,還可以認識食物植物跟日常用品,還真是一舉數得呢。
今晚,我終於下定決心好好整理多日來堆滿傳單與紙張的桌面,把要資源回收與封存的資料放一邊,此時,糖糖突然從桌緣冒出一顆頭來說,媽媽,這個是3898耶。
我吃了一驚。因為她是唸著三千八百九十八。
接下來,我很好奇地指著其他商品單價,一個個問糖糖這是多少,基本上十位數的有九成命中率,百位數的大概只有六成,千位數的也有九成。
之後糖糖指著一堆不同價錢的蘋果說,這些蘋果怎麼都長的不一樣啊?於是她又跑回房間拿了一本跟水果有關的書,開始纏著我說故事。
原來,大潤發廣告傳單的功用還真是不少,除了可以折垃圾盒,也可以拿來學文字、數字跟貨幣,還可以認識食物植物跟日常用品,還真是一舉數得呢。
2/06/2007
一切如新
先聲明,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幫如新打廣告,只是剛好覺得這個標題挺適合現在的新生活。
是啊,新生活。
1/10/2007是我在馳偉的最後一天,經過了數月來的心情糾葛與掙扎,我還是選擇了離開。1/15/2007我回到了智邦當工號960020的新人,還參加了為時一天半的新人訓練,看著我不認識的人事課長用我之前製作的公司簡介與Template為大家做新人訓練,霎時頗有哭笑不得的感覺。
其實,我的內心裡真是希望離開的這兩年智邦是有所改變的,至少那會讓我看到些許成長。但我卻發現,除了多了不少新面孔之外,兩年的時間並沒有讓她改變太多,高層還是那些人輪流到位,中階仍是我熟悉的臉孔,流程沒啥變動,連產品都還是80%相同。依然健在的老同事們看到我回來了,笑著拍拍我說,你應該很快就上手了,走道上的櫃子上一整排都還是貼著妳的名字呢;小寶說,你不知道你的遺毒還一直留到現在,我們沒人能清的完嗎?當年不知道我離職的同事們看到我又出現在公司,只是狐疑地看著我問,你被調去大陸還是海外了嗎?怎麼這麼久沒出現?當然也有不少跟我一樣回籠的老智邦看到我,我們彼此露出有點尷尬卻又惺惺相惜的微笑說,你也來報到啦!
我嗅著熟悉的味道,坐在熟悉的辦公室一角,看著熟悉的同事們熙來攘往,望著多年前我的美女圖大作仍然大喇喇的掛在智邦辦公室的每個角落,時間彷彿停格在兩年前,彷彿我從未離開過這裡,但我卻也深知,我的心境已經不同了。
有人問我,我幹麻選擇吃回頭草,外面的世界真的有那麼難熬嗎?
我也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或許,我也老了,熟悉的人事物總是會讓人習慣、依賴,就算有再多的抱怨,朋友,總還是老的好。
一切如新,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套句老掉牙的Cliche,我對每段感情都是認真的,這樣的心情就像每一次的戀愛,我總是全心付出,至於回不回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是啊,新生活。
1/10/2007是我在馳偉的最後一天,經過了數月來的心情糾葛與掙扎,我還是選擇了離開。1/15/2007我回到了智邦當工號960020的新人,還參加了為時一天半的新人訓練,看著我不認識的人事課長用我之前製作的公司簡介與Template為大家做新人訓練,霎時頗有哭笑不得的感覺。
其實,我的內心裡真是希望離開的這兩年智邦是有所改變的,至少那會讓我看到些許成長。但我卻發現,除了多了不少新面孔之外,兩年的時間並沒有讓她改變太多,高層還是那些人輪流到位,中階仍是我熟悉的臉孔,流程沒啥變動,連產品都還是80%相同。依然健在的老同事們看到我回來了,笑著拍拍我說,你應該很快就上手了,走道上的櫃子上一整排都還是貼著妳的名字呢;小寶說,你不知道你的遺毒還一直留到現在,我們沒人能清的完嗎?當年不知道我離職的同事們看到我又出現在公司,只是狐疑地看著我問,你被調去大陸還是海外了嗎?怎麼這麼久沒出現?當然也有不少跟我一樣回籠的老智邦看到我,我們彼此露出有點尷尬卻又惺惺相惜的微笑說,你也來報到啦!
我嗅著熟悉的味道,坐在熟悉的辦公室一角,看著熟悉的同事們熙來攘往,望著多年前我的美女圖大作仍然大喇喇的掛在智邦辦公室的每個角落,時間彷彿停格在兩年前,彷彿我從未離開過這裡,但我卻也深知,我的心境已經不同了。
有人問我,我幹麻選擇吃回頭草,外面的世界真的有那麼難熬嗎?
我也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或許,我也老了,熟悉的人事物總是會讓人習慣、依賴,就算有再多的抱怨,朋友,總還是老的好。
一切如新,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套句老掉牙的Cliche,我對每段感情都是認真的,這樣的心情就像每一次的戀愛,我總是全心付出,至於回不回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