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006

大腸麵線、甜不辣、魷魚羹與芝麻糊

對於在台北西門町長大的我,從小到大,我對於西門町的吃的興趣遠大於流行小物,因此,雖然已經離開台北十年,但腦海裡總有份美食記憶深烙其中。

最近竹北開了不少家大腸麵線,有打著懷古牌標榜古早味的店,也有拍胸脯保證不好吃退費的店,對於偶而偷懶煮晚餐的我來說則是一大福音,印象中從離開台北之後,已經很久沒吃過好吃的大腸蚵仔麵線了。

台北西門町最有名的應該算是阿忠麵線,很多人都是捧著一碗麵線站在路邊吃,只不過我印象中的好吃麵線不是阿忠,而是我家樓下鄰居開在騎樓的麵線攤。老闆跟老闆娘住在我們家公寓大樓的二樓,我家住七樓,我們從小吃他家麵線長大。他的大腸滷的又軟又香,蚵仔是不裹粉的,每顆都很肥碩,湯頭濃郁,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一定要買一碗麵線吃,老闆都會刻意幫我多加大腸和蚵仔,說是多吃他的麵線我會長的比較高(雖然事實似乎不是如此)。老板的麵線攤在我到新竹工作後的第三年就轉型為綜合小吃攤,只是,我對老板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麵線裡。

另一個我最愛吃的小吃是位在開封街的賽門甜不辣,正宗五十年老店。它的蘸醬是用味噌與甜麵醬再加上獨門醬料調製成,蘿蔔湯頭非常鮮美,我從一碗15元開始吃吃到現在一碗45元,也看著它在同一條路上換三個店面(其中一個店面會換是因為很倒楣的大樓樓上發生凶殺案,後來就換到隔壁大樓一樓繼續開業!),也看著媽媽老闆傳給女兒老闆,到現在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甜不辣。

魷魚羹也是我的最愛之ㄧ。西門町的魷魚羹有名的不少,從環河南路的魷魚平開始算起,光在獅子林與西門徒步區附近就有不少家如老店謝謝魷魚羹等。不過,我記憶中最好吃的是奶奶家巷口的小攤。這一家的老闆娘每天很早就開始踩魚漿,捏魚羹,中午開始擺攤。那時候它與另一家為死對頭,兩攤擺的距離很近,所以會互搶客人。只不過爭到最後,某依天我喜歡吃的這家魷魚羹攤突然消失不見了,另一家我沒那麼愛的卻存活直到現在,生意仍然非常好,不過它的魚酥羹倒是不錯吃。

另一家消失無蹤的好吃甜品店則是超濃超好吃的芝麻糊,那真的是我到現在還沒吃過可以媲美的人間美味,也是我在爸媽出國不在家時犯了德國麻疹的連吃了快一星期的救命食物。還記得每週六下午放學時,我總會和同學去吃個一碗解饞,但那家店似乎在好幾年前就已經不見蹤影,讓我難過了好長一陣子。 (P.S. 巧巧,如果妳不小心有看到我的部落格的話,這段絕對是寫給妳的,因為妳是唯一跟我ㄧ起見證過這家超美味芝麻糊的西門町不起眼小店的同學哩!)

對我而言,名牌包的誘惑與慾望強度,遠不如味蕾接觸到美食的深刻與悸動,我,真的有台灣人愛吃的本分!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紅豆:
真的很謝謝妳
帶著我品嘗香醇又便宜的芝麻糊..
衛理畢業之後僅有ㄧ次機會和還是男友的老公見證我無法忘懷的美味香甜...
不論過了多少年頭,每每在餐廳裡點用芝麻糊時,總是憶起紅豆並回味那隱藏在巷子裡的濃郁糊香..(至今沒有ㄧ家店比的上,不是嗎)
想起一首在衛理常唱的歌..
應該用什麼來包裹起我們共度的歲月
...只好把它留在日記簿裡慢慢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