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2006

花園改造

趁著最近涼爽秋意,我把陽台上的花整理整理,嘗試種些新的植物,看能不能改善目前日漸蕭條的園景。

嚴格來說,我家陽台是不太容易種開花植物的,即使是剛買來新鮮花苞滿滿的植物,通常開完一輪就不會再開第二輪,只會拼命長綠葉。原本以為是因為冬天的風向及日照關係到了春夏應該會有所改善,但結局是即使是種了當季節令的花卉,也很快就玩完了,放眼望去,仍是一片綠意,花朵仍然不見蹤影。

經過一年四季的觀察,我發現我家陽台小花園有幾個特性,四季皆然。
1. 日照時間短,秋冬直接日照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春夏勉強只有半天。
2. 強風吹襲,四季皆然,因此長莖或瘦弱的花通常不堪風吹就夭折了。
3. 蟲害嚴重,春秋蚜蟲、毛毛蟲肆虐,蝸牛也出現了,即使換了新土,平息一陣子後,蟲害依然出現,可以驕傲的是這是我沒有使用有毒農藥的證據,但悲情的是植物常被吃得精光,前一陣子才剛種的大岩桐就是因為一隻深藏不露的大蝸牛的不停啃食而香消玉殞,連燦爛綻放都還來不及就告別了。
4. 主人的澆水知識還有待加強。

起初,我對五顏六色四季綻放的鮮花有著莫名的嚮往,但試了一年發現先天上的環境不利因素佔了大半,試了幾種賣花的人保證可以抵擋強風、不需長日照的花但都宣告失敗,只有霹荔、長春藤、嬰兒淚、姑婆芋等觀葉植物存活至今,於是,我對自己一年來對於開花植物的執著宣告投降,我,選擇讓環境告訴我它適合什麼樣的植物和它一起相伴。

這個週末,與園藝店老闆娘幾番討論之下,我換上了迷迭香、甜薰衣、風鈴、麗格海棠、鐵線蕨、波士頓腎蕨,老闆娘另外多送了我一盆紫蘇讓我再試試看,而我望著超喜愛的白色瑪格麗特,想起今年春天蚜蟲肆虐的場景,很想種但又怕歷史重演,我,還沒想好解決的方式,害怕又把美美的她給養死,只好先放棄。

養植物跟養小孩都是需要投注大量的愛心與耐心,無論晴雨冷熱,都有照顧需要擔心的細節與照護的技巧,在放手與控制之間如何拿捏往往深深影響了被照護者的形態與心態,而環境、自然、外力、自體免疫、個性、環環相扣,又豈是照顧者單方面的慾望與行動所能一手操控的?

世界萬物,自有其道理。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紅豆,我前幾天和曹引中聊天聊到你文章寫的真好.
你看, 連寫個植物都能寫的這麼棒!!小的佩服佩服.
繼續加油喔~我每天都準時來你的部落格報到.

Anonymous said...

可以試試沙漠花卉, 耐旱又耐強風. 只是不太好買的到. 要不要一起到內湖花市尋寶?
mao-mao